安徽望江:小草菇铺就“幸福路”
- 时间:
- 浏览:107
- 来源:日本人体
“市場裡的草菇一般栽培生長在6月到9月,在我們基地裡,草菇已進入不分季節的工廠化全循環生產種植階段。從播種到結果,大淫色圖片概需要25天到30天。我們一個大棚每年可以采摘10次草菇,一次大概有四五千斤。”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基地負責人陶安說,草菇營養價值高,但也十分嬌嫩,新鮮草菇放進冰箱後,反而會加速腐爛變質,甚至會化成水。它的生長、儲存對環境溫度的要求都很高。目前,基地組織工人對部分草菇進行深加工,制成速凍生制品,“這樣既保證瞭草菇原有的鮮美和營養價值,有方便儲存和運輸,擴大銷路。”陶安說。
“草菇腳下的褐色原料其實就是本地的秸稈。”陶安向記者解釋道,稻草、玉米等農作物秸稈被粉碎後經過兩次60、70度的高溫發酵,加上氮肥,再迅速降溫,便合成瞭草菇的原料,整個過程需要18天左右。據悉,草菇生產每年需要秸稈4500噸,這一下子便能解決10000餘畝地的秸稈去處。
目前這個占地57畝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建有標準工廠化食用菌房18套,每套菇房面積約200平方米,草菇年總產值達到432萬元,產品主要銷往南京、南昌、合肥、蕪湖、銅陵等周邊城市。
“去年9月,我們基地投入生產,雇傭瞭本地15個貧困戶為基本用工,臨時用工也雇瞭二三十個,按照每人每天100塊錢的標準,他們每個月能掙得300日本17丨18tee0塊錢左右。”陶安說,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貧困戶”經青青草色青在現線觀1營方式,“帶資入股分紅”模式也給貧困戶帶來利好。太慈鎮15個行政村分別成立瞭農村專業合作社,貧困戶可以在農商行貼息貸款3萬到5萬元作為股金,入股合作社,合股成立太慈鎮經濟發展有限公司。